安徽大学学报
主办单位:安徽省教育厅
国际刊号:1000-2162
国内刊号:34-1063/N
学术数据库优秀期刊 《中文科技期刊数据库》来源期刊
       首 页   |   期刊介绍   |   新闻公告   |   征稿要求   |   期刊订阅   |   留言板   |   联系我们   
  本站业务
  在线期刊
      最新录用
      期刊简明目录
      本刊论文精选
      过刊浏览
      论文下载排行
      论文点击排行
      
 

访问统计

访问总数:24754 人次
 
    本刊论文
生态型人工自然—和谐社会的人工自然形态

  论文导读:人工自然便进入学者们的视角。在提倡建设和谐社会的今天。本文仅就人工自然和人类社会的关系以及人工自然异化及其成因这几部分对和谐社会的人工自然形态做初步的探讨。创造人工自然与社会的和谐运行模式——生态型人工自然。

  关键词:人工自然,异化,生态型人工自然,和谐社会

  在中国技术哲学研究之初,人工自然便进入学者们的视角,20世纪80年代时,陈昌曙先生就提出要重视人工自然,并将人工自然的概念定义为“经过人类改造、创建、加工过的自然界”,是与“天然自然”相区别的“第二自然”。 而笔者认为所谓人工自然,应该包括两部分:①经过人类实践活动(改造、创建、加工)直接影响的自然界;②人类利用自然界材料制造的人工自然物(如各种材料、新工具、人工智能等)。人与自然的关系正是通过人工自然来展开,而人类文明和社会发展更是依靠着对人工自然这一生产力的物质基础的利用得以实现。因此,在提倡建设和谐社会的今天,研究何种形态的人工自然适应于和谐社会的发展要求,怎样建设此种形态的人工自然就有了重要的时代意义和学术意义。本文仅就人工自然和人类社会的关系以及人工自然异化及其成因这几部分对和谐社会的人工自然形态做初步的探讨。

  一、人工自然与人类社会的关系

  1.人工自然产生和发展受人类社会的影响。

  其一、人是社会组成的“细胞”,人类在创造人工自然的过程中必然会受到一些社会因素的影响,如社会秩序、社会制度、社会中的生态环境、教育、管理等。因为不同的社会制度下由于具体要求不同,标准不同,人类生产的人工自然物、改造的人工自然也必然受其约束;不同的教育、管理条件及环境也直接影响着人工自然的改造者们的改造水平和生产效率。其二、随着社会大生产的发展,人类对自然物的改造倾向于需要集体相互配合、协作才能完成。因此自然人工化过程离不开社会实践。人工自然的改造仅靠个人的单独行为已是远远不够,如果离开了社会实践和社会协同合作,离开了“社会人”这一人工自然物的创造者,不难想象人类对自然界的改造过程将会停滞不前。

  2.社会的发展依赖于人工自然。

  人类社会的诞生可以说是伴随着人工自然的发展而进行的,而在其形成后,社会的发展也必须通过对范围更广的天然自然物的改造和加工来完成,即必须通过自然界人工化进程的不断完善成熟来顺应社会的进一步发展需要。

  3.人工自然的不同形态标志着社会发展历史进程中的每一个重要的变革。

  ①石器型、手工工具型人工自然的出现属于人工自然的低级形态,标志着原始渔猎社会及古代农业社会的形成。整体看来石器型和手工工具型人工自然是人们经验模仿的产物,而不是通过对科学知识的学习和运用形成,其发明创造的自觉性、目的性还很低,它们的出现表明了低级人工自然的历史发生。正是在这些早期工具的实践操作中,完成了以原始渔猎社会向传统农业社会的伟大转变。②机器型人工自然的出现属于人工自然的成熟形态,标志着近代工业社会的形成。它不再是直观模仿的产物,而是对自然规律深刻把握后的对象性再现;不是对自然物质属性的直接利用,而是对客观事物的结构、功能和属性的再创造和间接利用。机器型人工自然在本质上是人类理性的产物,是科学技术的物化,它的出现改变了人工自然与自然界相互作用的方式和性质,使其在本质上有了与天然自然相抗衡、相并立的性质。因此,它的建立表明了人工自然的成熟,以及农业社会向工业社会的转变。③信息型、基因型、航天型人工自然的诞生和完善属于人工自然的高级形态,标志着现代大科学时代的成型、发展。它们是自然科学全面发展和高度深化的产物,也是人类技术系统化、理论化的产物。这三种形态的人工自然的创建体现了人类的高度创造性,是对微观、宏观乃至宇宙世界三大领域中自然过程的深入利用和优化,并且实现了人的全面解放。论文大全。所以说,它们的出现表明了人工自然全面发展的高级形态的形成,同时也内含于工业社会向现代的大科学时代转变的过程中。

  二、人工自然的异化及其成因

  人工自然虽与人类社会息息相关,但由于人工自然的种种特性,它不仅对人类社会具有积极意义,也会造成消极的影响。人工自然的外延不仅包括有正价值的人工物及其系统,还包括工业废物、生活垃圾、被破坏和污染了的自然环境,以及公害事故、武器、毒品等不良后果,因为它们同样是人类应用技术的直接产物和间接产物,同样是改造自然的后果,这些不良结果就是人工自然的异化。这类消极的人工自然已经成为影响社会和谐的重大隐患。

  究其异化成因,主要有四方面因素:

  第一,人工自然异化所产生的不良结果是工业再生产过程中的必然产物。

  人工自然界是一个人工自然物系统。人工自然物虽然最初是简单、初级的形态。但近代机器大工业以来,人工自然物开始形成系统的人工自然界。由于工业生产的产品实际上是天然自然原本所不存在的东西,因而人类在制造工业品时,必然改变天然原料的物质结构,使之形成新的物质形态,获得新的物质属性,并发生天然自然所不可能具有的运动、变化。工业生产的另一特点是不可避免地消耗资源,使之从有效状态转化为无效状态,可利用性降低,熵度增加。全部工业是以消耗不可再生资源为基础的。工业生产过程中必然产生不能马上应用的其它产物,即废物,且最终很多完成使用价值的工业品也会成为废物。这些废物大部分难以自发转化、回归天然自然,最终危害人类。所有的这些过程都是不可逆的。因而,工业生产必然会改变自然界原有合理的物质比例、有序的能量结构,破坏自然界长期演化的合理平衡状态。外在的工业化对这种秩序的破坏,势必不利于人类社会的和谐发展。

  可见,有工业生产必然有工业消耗,有工业消耗必然有工业污染。高生产、高消耗必然造成高污染。地球工业文明发展到今天,人类为此付出了沉重代价。高消耗使人类社会的可利用物质种类总量陡减,高污染使人类社会的整体环境质量下降。因此人工自然存在本身,就必然会使天然自然受到污染和破坏。

  第二,人的主观意识偏差。主观意识虽不能直接作用于客观的人工自然,但作为人工自然的改造者和人工自然物的创造者,人类的意识最终将影响人工自然的形态,其意识最终将被对象化于人工自然中。创建人工自然这种人类自觉的活动,离不开人类意识的正确指导,人工自然创建后的社会使用,更是需要人类谨慎而为。论文大全。如果人类意识出现偏差,秉持着对自然界的掠夺性利用的思想以及只顾眼前经济利益不顾长远生态利益的思想,人工自然的异化后果可想而知。必须在人工自然建前作充分的科学评估和调查论证,进行生态效益、社会效益、经济效益的综合分析,并对可能出现的负效应采取积极的预防和治理措施,只有这样才能尽量将异化后果的危害降到最低。

  第三,技术的两面性导致了人工自然异化的负面影响。技术规定着人工自然的性质、功能和结构,规定着物化人工自然的规范和进程,而技术是一把双刃剑,既有促进人工自然形成的正面效应,也有导致人工自然异化的负面影响。例如化学农药DDT是现代技术的产物,它在杀灭农业害虫方面有着积极的作用,但也存在着污染环境,破坏生态平衡的一面。其次不同技术有着不同的范围性和目的性的取向,比如核能用于核武器的制造使用必然是人工自然异化的一个极端例子,但若用于核能发电却有不会造成空气污染等优点。

  第四,社会原因,社会政治环境、经济形态等都有可能造成人工自然的异化。战争动乱时期,武器的大规模使用,对生态环境的肆意破坏都会造成人工自然的异化后果。因此防止人工自然的异化,必然要求一个和谐安定的社会环境,人文素质水平较高的文化环境,走可持续发展道路的经济环境。

  三、发展生态型人工自然,创造和谐社会中的人工自然形态

  面对以上种种对人工自然异化后果及成因的研究,可以得知:人工自然是社会发展的物质基础,在创建和谐社会的进程中,为了克服人工自然异化的不良后果,关键在于调整人工自然自身的发展形态,对现有的人工自然进行一次革命性的改造,在此基础上,完成人工自然建设的当代转向,即从几千年来占主导地位的以征服自然、改造自然为根本特征的工具型人工自然向保护环境、建设生态为特征的人工自然,创造人工自然与社会的和谐运行模式——生态型人工自然。

  生态型人工自然是社会与人工自然的和谐统一体,是人工自然发展的高级形态。对比传统的工具型人工自然,生态型人工自然应该具备以下特性:

  1.生态型人工自然的宗旨是保护自然。从工具型人工自然向生态型人工自然的转向,从目的和宗旨上看应该不再以征服自然为根本追求,而是以克服和消除传统人工自然建设的负效应累积为根本任务,以协调人与自然的关系为宗旨,具有保护、发展自然生产力和社会生产力的双重任务,而以前者为重点和核心。生态资源危机这一人工自然异化的实质是以往社会生产片面发展社会生产力而忽视自然生产力、忽视二者之间动态平衡的结果。因此应该将建设重点转移到对自然生产力的保护上来。

  2.生态型人工自然与天然自然的发展模式是双向互动型的。传统工具型人工自然的发展模式是单向扩张型的,使天然自然不断转化为人工自然,而逆向转化不可自发进行,这必然带来对天然自然的侵害;而生态型人工自然的发展模式应该是双向互动型的,即由“天然自然→人工自然”变为“天然自然?人工自然”,使转化部分可逆向进行,使人工自然逐渐融入天然自然,形成一个资源良性循环的自然系统。

  3.生态型人工自然的生产方式是生产前评估、预防,生产时集约化经营,高利用、低消耗、低污染,使生产过程本身形成良性循环的生态系统。传统工具型人工自然的工业生产为了短期内获取最大经济利益,往往不顾对生态环境的破坏污染,生产方式往往是靠盲目扩大规模,高消耗、高污染的,造成自然资源的过度耗费;而生态型人工自然的生产方式应该做到生产前做好异化后果评估(如各种污染,资源消耗),提前做好预防措施或者相应的处理计划,生产时做到集约化经营,高利用、低消耗、低污染,使生产过程本身形成良性循环的生态系统,物质和能量尽可能做到可循环使用。

  4.生态型人工自然物的特点是仿天然,从产品设计到工艺流程等都是仿生,仿生态的。传统工具型人工自然物是人工制造的,完全以当前人的需求为首要关键,生产过程都是远离自然的,非天然的,生产出来的人工自然物也都深深刻上了人类意识的印记;而生态型人工自然物则应该是仿天然的,从产品设计到工艺流程等都是尽量仿生(生物的结构、功能及物质、能量过程),仿生态(生物间及其与环境间的相互关系)的。只有尽可能多的使人工自然物符合天然自然的演化规律,适应天然自然的生态环境,才能将天然自然对人工自然的排斥降到最低,使人工自然的异化不良后果减到最少。

  5.生态型人工自然环境下,人类的生活方式更趋生态化、环保化。传统工具型人工自然的过度发展使人的生存环境封闭、远离天然自然、日益人工化,使人类的生活方式越来越违背自然、甚至对抗自然,人对工具型人工自然的过分依赖,使其逐渐丧失作为人所应该具有的自然性,出现人类发展的片面性、局限性,人们体质,体能下降,某些能力逐渐退化;而生态型人工自然完成了向天然自然的复归,提倡人类回归自然、返朴归真,提倡人类的生活方式、消费方式更趋环保化、生态化,大到城市规划、小到居家设计、甚至衣食住行,都要求走绿色环保的道路,追求人类能更加自然、健康地生存,追求社会能更生态化、环保化的可持续发展。

  简言之生态型人工自然就是从保护自然出发,通过人类的创造,采用仿天然的方式实现人工自然与天然自然的一元统一、双向互动循环与和谐共生,实现人与人工自然的生态回归。

  为了进一步保障生态型人工自然的建立,外部环境上可以从三方面对其加以控制:

  第一、政治保障。政治系统也是自然的一个组成部分,一个国家的政治体制的模式及其政治功能的发挥,在很大程度上也会影响人工自然的运行模式。因此国家应当把自然的生态价值提高到政治价值的中心地位,并且在作出政治决策前必须先考虑生态效益,这种考虑既包括对当前的生态效益的评估,也包括对未来生态效益的预测,这样就从根本上解决政治决策与生态安全、政治行为与生态污染的矛盾,为生态型人工自然创造出一个绿色的政治环境。

  第二、文化保障。由于人工自然的异化有着人类意识偏差的原因,因此在建立生态型人工自然的过程中,提倡改变传统的自然观,宣扬新的生态自然观就有着极为重要的作用。传统自然观主张把人和自然分开,主张为了人的利益利用自然、征服自然和主宰自然。这种征服论的自然观强调人是地球的主宰,人对自然可以无限制地认知改造,却忽视了自然界作为人类生存条件环境的意义。新的生态自然观要求人们对人与自然的关系做更长远的,全面的理解,把人类的整体利益、自然的生态利益置于个人利益与局部利益之上,从而克服人工自然反自然性的文化障碍,提高生态型人工自然建设者们的人文素养。

  第三、法律保障。控制人工自然的异化,仅靠人类的理性远远不够,还要靠严谨的社会法律形式和法治手段,来调整人们在开发资源、利用资源这一过程中的行为,维护人与自然、人与人之间的正常秩序。这就意味着国家要建立起一套保障生态型人工自然可持续发展的法律体系,并完善相关的法律体制。通过对可持续发展总体战略在环境、生态、资源等方面的具体规定,规范国家机关、非政府组织、各企业以及个人在自然人工化过程中的具体行为,从而将其纳入到生态型人工自然建设的进程中来。论文大全。

  综上所述,建设和谐社会,必须完成传统工具型人工自然建设向生态型人工自然建设的绿色转向,走绿色发展的道路。只有把人的发展与社会的发展牢牢地置于环境发展与生态发展的可靠根基之上,从政治环境,文化环境、法律环境保障生态型人工自然的发展进程,才能真正实现社会和谐乃至世界和谐。

  参考文献:

  [1] 巨乃岐,邢润川。试论人工自然建设的两大根本方向[J].科学技术与辩证法,2005(6)

  [2] 林德宏,陈洪良。迈向新世纪的课题——人工自然研究[M].湖北教育出版社,2000

  [3] 张春美。略论人工自然的控制[J].自然辩证法研究,1999,(4)

  [4] 巨乃岐。试论人工自然发展的形态划分及各形态之间的关系[J].科学技术与辩证法,1995,(12)

特别说明:本站仅协助已授权的杂志社进行在线杂志订阅,非《安徽大学学报》杂志官网,直投的朋友请联系杂志社。
版权所有 © 2009-2024《安徽大学学报》编辑部  (权威发表网)   苏ICP备20026650号-8